-
為什么氣瓶要配戴安全帽?
對于含有各種工業(yè)氣體的鋼瓶,噴嘴上有一個鋼瓶閥,用于控制氣體的入口和出口。在鋼瓶閥上戴上一個蓋子,以確保鋼瓶閥沒有機械損壞和安全。它是鋼瓶的重要配件,被稱為防護頭盔。 為什么氣瓶要戴防護頭盔? 因為大多數(shù)鋼瓶的鋼瓶閥門都是由銅合金制成的,相對來說比較脆弱。雖然有些是由鋼制成的,因為它的結構比氣缸體小,但它在氣缸體上旋轉,以在瓶頸和氣缸閥接頭之間形成直角。不僅是缸體的脆弱點,也是缸體最容易受到機械損壞或外部影響的突出點。如果鋼瓶在搬運、儲存和使用過程中因不小心損壞而掉落、墜落、滾動或被其他硬物撞擊更多 +
-
標準氣體廢氣處理的幾種基本方法
標準氣體處理有四種方法: 1.吸附也稱為干燥法,利用固體吸收劑吸附氣體中的有害成分。吸附劑因所吸收的氣體成分而異,包括多孔活性炭、氧化鋁凝膠、硅膠、硅藻土等。 2.吸收法適用于水溶性物質(zhì)和與水反應的物質(zhì),以及一些可溶于酸堿溶液或與其反應的物質(zhì)的處理。它通過氣體和吸收劑的接觸吸收液相中的物質(zhì)。常見的吸收溶液包括水、氫氧化鈉和其他堿性水溶液。氣液兩相接觸的方法有噴霧式和氣泡式。 3.燃燒工藝本工藝適用于各種可燃氣體的處理。它用于將污染物轉化為無害或危害較小的物質(zhì),或轉化為易于檢測的形式。燃燒過程也可分更多 +
-
混合氣體標樣的性能評價
標準混合氣體樣品的均勻性檢驗 標準氣體混合物的均勻性直接影響其組分含量的準確性。因此,制備的標準氣體必須均勻化。將準備好的圓筒放在滾壓機上,滾2小時,使其完全混合。測量氣相色譜中組分含量的變化,并通過方差分析確定其均勻性。此外,氣體標準物質(zhì)在處理和均化后處于均勻狀態(tài)2小時。氣體標準物質(zhì)的均勻性良好。 2.混合氣體標準樣品壓力穩(wěn)定性檢驗 由于每種成分的分子量和沸點不同,瓶子中的混合氣體會導致分層。必須在長時間滾動后進行穩(wěn)定性試驗。 3.混合氣體標準樣品隨時間的穩(wěn)定性 作為氮氣混合氣體的標準樣品,更多 +
-
標準氣體的分析準度
標準氣體生產(chǎn)的一般原則 標準氣的開發(fā)過程可分為原料氣純度分析;稱重部件的壓制制備:氣相色譜法和化學發(fā)光法等高精度分析方法的校準;性能控制和包裝條件。標準氣體的開發(fā)和生產(chǎn)商必須確保提供詳細的技術數(shù)據(jù)等。標準氣體有可復制的描述性文件來指導制備過程,并且制備所需的設備正常使用。所有制備過程必須按照預定的制備程序進行和控制,以使其不受外部人員或環(huán)境的影響。 2.標準氣原料氣純度分析 標準氣體對規(guī)定特征值的精度要求很高。制備前,應檢查原料氣的質(zhì)量。如果CO、CH4、CO2/N2標準氣體的含量小于100.更多 +
-
標準氣體在進樣中的注意事項
進樣過程中標準氣體的注意事項: 標準氣體的特性對取樣提出了特殊要求。由于非標準化樣本,許多用戶存在較大的數(shù)據(jù)偏差。采樣時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: 1.取樣管道的選擇非常方便。許多傳統(tǒng)的取樣管線使用這種類型的軟管。眾所周知,軟管對大多數(shù)有機氣體和含硫氣體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,其滲透性也很強。因此,不建議使用不同類型的軟管進行取樣,這會導致與分析數(shù)據(jù)存在較大偏差。根據(jù)不同的氣體特性,建議使用銅管、不銹鋼管和四氟管,而對于含硫標準氣體和樣品氣體,最好使用涂有石英的不銹鋼管。 2.對于樣品氣體交換,由于標更多 +
-
一氧化碳氣體的毒害與安全防護
一氧化碳(CO) 一氧化碳在常溫常壓下是一種無色、無味、無味且無刺激性的有毒氣體,也是易燃的。在空氣中易燃,燃燒時發(fā)出藍色火焰,與空氣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爆炸極限范圍為12.5.74.2%。其相對密度為0.967(空氣=1101.325Kpa) 一氧化碳是一種有毒氣體,在沒有刺激的情況下會緩慢中毒。這時,人們既不能感覺到,又有一些快感,所以它是比較危險的氣體。如果一個人吸入濃度為0.4%的一氧化碳,他會在1小時內(nèi)死亡,而吸入高濃度一氧化碳時,他會毫無預感地突然跌倒。在常壓下,純一氧化碳對金屬的腐更多 +
-
氫氣在使用和運輸注意事項
瓶裝氫氣是可燃壓縮氣體,應儲存在陰涼通風的倉庫中,并有明顯的“禁止吸煙”標志。倉庫的溫度不應超過40℃。避免陽光直射。氫氣必須與氧氣爆炸物、毒素、放射性物質(zhì)、有機過氧化物和其他可燃物質(zhì)分開儲存。倉庫內(nèi)的照明、通風等設施必須防爆。 2.搬運氫氣瓶時,應使用專用氣瓶車或危險品運輸車,以防止碰撞和損壞氣瓶。氣缸頸上有氣缸的測試日期。如果瓶子過期,應將光譜源氣體報告給相應的壓力容器檢驗機構,以便對瓶子進行檢驗。鋼瓶運行30年后必須報廢。 3.鋼瓶中的氫氣是高壓壓縮氣體。應在使用前更多 +